香港電影金像獎

楚原與文學

楚原在2018年獲香港電影金像獎終身成就獎,還記得他的精彩致辭,其中引用了蘇聯作家奧斯特洛夫斯基的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的一句話,這是主角保爾在墓場中的內心獨白:「當他回首往事時,他不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過去的碌碌無為而羞恥......」(頁281,據1948年新知書店版)這本書自四十年代梅益的中譯本推出,風行多年,這段話也曾膾炙人口,而我相信楚原憑著他精彩的電影事業,確確實實無負此生。

文/鄭政恆

香港導演楚原與世長辭,一個電影界中流砥柱的人物走了,本文集中回顧楚原與文學改編的電影。

楚原本名張寶堅,粵語片演員張活游之子,1934年出生,楚原早年擔任編劇和副導演,改編過傑克(黃天石)同名小說(吳回電影《一片飛花》,1956)、小平女飛賊黃鶯故事(吳回電影《勾魂使者》,1956)、李我天空小說(珠璣電影《妒海花》,1957)、史得(高雄)同名小說(王鏗電影《奸情》,1958)、鄭慧名作(秦劍電影《紫薇園的秋天》,1958),以及將綠薇的三毫子小說《私生子》改為電影《湖畔草》(1959),《湖畔草》是楚原首次親自個人導演的作品。

1959年,楚原首次執導電影,將綠薇的三毫子小說《私生子》改編為電影《湖畔草》。

踏入六十年代,楚原推出取自美國作家奧亨利(O. Henry)短篇小說《最後一塊葉》(The Last Leaf)的《秋風殘葉》(1960)和名作《可憐天下父母心》(1960)。其後,楚原改編了多個天空小說,拍成《孽海遺恨》(1962)、《清明時節》(1962)、《情之所鐘》(1963)、《大丈夫日記》(1964)、《罪人》(1965)。在1965到1967年間,楚原轉拍偵探片、懸疑片,也執導三部黑玫瑰電影:《黑玫瑰》(1965)、《黑玫瑰與黑玫瑰》(1966)和《紅花俠盜》(1967)。

到了1967年,楚原轉為改編依達小說,推出了《嬌妻》(1967)、《冬戀》(1968)、《浪子》(1969)。1968和1969年是楚原的電影高峰時期,《冬戀》、《紫色風雨夜》(1968)、《玉女添丁》(1968)、《冷暖青春》(1969)和《浪子》都是充滿現代感性的佳作,跟同一時期龍剛的作品互相輝映。其中據楚原所說,《冬戀》約拍了十六、十七天,也是他自己最偏愛、印象最深刻的電影。這部電影一如《浪子》和《冷暖青春》,有西方電影影響的痕跡。

據楚原所說,改編依達小說的《冬戀》,是他自己最偏愛、印象最深刻的電影。圖片來自1968年《冬戀》電影小冊子。

踏入七十年代,楚原轉拍國語片,在國泰公司拍了個人第一部武俠片《龍沐香》(1970),再轉入邵氏公司,拍攝邱剛健編劇的艷情片《愛奴》(1972),電影相當破格。1973年,楚原更憑電影《七十二家房客》令粵語電影起死回生,在七十年代,楚原改編依達小說,拍了《舞衣》(1974)和《小樓殘夢》(1979),也執導了張恨水小說改編的《新啼笑姻緣》(1975),但更重要的是1976到1982年間,改編了多部古龍小說,其中《流星•蝴蝶•劍》(1976)、《天涯•明月•刀》(1976)、《三少爺的劍》(1977)和《白玉老虎》(1977)比較出色,也展示了臥底世界的先聲。

1976年,楚原改編古龍的武俠小說《流星.蝴蝶.劍》,帶動新派武俠片熱潮。

八十年代以後,楚原更多從幕後走到幕前,擔任電影及電視演員.。

楚原在2018年獲香港電影金像獎終身成就獎,還記得他的精彩致辭,其中引用了蘇聯作家奧斯特洛夫斯基的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的一句話,這是主角保爾在墓場中的內心獨白:「當他回首往事時,他不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過去的碌碌無為而羞恥......」(頁281,據1948年新知書店版)這本書自四十年代梅益的中譯本推出,風行多年,這段話也曾膾炙人口,而我相信楚原憑著他精彩的電影事業,確確實實無負此生。



作者簡介:鄭政恆,影評人、書評人。著有《字與光:文學改編電影談》、詩集《記憶前書》及《記憶後書》,合著有《走著瞧──香港新銳作者六人合集》,主編有《沉默的回聲》、《金庸:從香港到世界》、《五○年代香港詩選》、《香港短篇小說選2004—2005》、《2011香港電影回顧》、《讀書有時》三集,合編有《香港文學的傳承與轉化》、《香港當代作家作品合集選.小說卷》、《香港文學與電影》、《香港當代詩選》、《港澳台八十後詩人選集》及《香港粵語頂硬上》等。2013年獲得香港藝術發展獎年度最佳藝術家獎(藝術評論)。2015年參加美國愛荷華大學國際寫作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