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文內外》的老師形象

在現今的教學場景,老師不免變得小心翼翼,規行矩步的後果往往是依書直說,把教科書、教師用書的內容用人肉錄音機轉述一次。陳仁啟在這本書展示的,正是對這種做法的溫柔對抗。他沒有太多批評,只做自己事。好像「文史不分家」,就傳達了作者這種「我不僅僅是語文科老師」的姿態。

文/王日

(1)

香港不少書出版的書藉都是將散落在報章雜誌的文章結集。也許這是香港寫作生態的必然,寫作人大多有正職,只能依仗對寫作的熱誠和運用僅餘的時間,編織小塊文章。編輯和作者在編書時則利用編排手法,將明珠連成項鍊。


《課文內外》的作者陳仁啟,是一位中文科老師,亦積極參與各種公共事務。書中的文章是他應報章之邀,或為其所屬組織的刊物而寫。積累而成,種類繁多,分為「文史不分家」、「先哲之思」、「詩意詞情」、「跟柳宗元去行山」、「蘇東坡的情緒智商」、「新文化新文學」、「生活感悟」、「古典香港」、「在考場中」、「範文的故事」。不可不說紛陳,難看出一個理路來。

然而,如果我們把文章歸結為一個老師的所思所感,我們倒看出一個老師融貫豐滿的教師形象來。

《課文內外》的作者陳仁啟,是一位中文科老師,亦積極參與各種公共事務。書中的文章是他應報章之邀,或為其所屬組織的刊物而寫。



(2)

在現今的教學場景,老師不免變得小心翼翼,規行矩步的後果往往是依書直說,把教科書、教師用書的內容用人肉錄音機轉述一次。陳仁啟在這本書展示的,正是對這種做法的溫柔對抗。他沒有太多批評,只做自己事。好像「文史不分家」,就傳達了作者這種「我不僅僅是語文科老師」的姿態。他談大家都耳熟能詳的〈廉頗藺相如列傳〉一文,就點出這文章出於史記,並交代司馬遷的的寫史用心。另一方面,卻也強調寫史者探用了文學手法,比如說「文中有大量的心理描寫,就如作者是上帝,看透各人心中所想」。這種全知叙事手法的點出,實在是把文史不分家的意旨顯明了。寫史者不離文學,而這篇範文呈現的「文學」也是歷史一部份。學生有這種視野,不劃地為牢的老師,看事情和讀書應該不會再一樣。


這位老師也是一位深具反思能力的。在談到龍應台〈回家〉一文時,作者提到「其實,情是要體味的、講,不是正途」。就婉轉地點出了當今語文教育講多感受少的一個弊端。學生往往被迫用罐頭式的字句,在工作紙的操作中簡化感受,體味不被鼓勵,甚至警示會妨礙取分。強調每次閱讀要有「新的發現」是這位中文老師了不起的地方。


台灣作家徐國能的〈第九味〉曾在DSE中文試卷出現,當年引起迴響,但陳仁啟卻指出此文符合中國傳統儒家思想的主流傳統。

陳仁啟也是一個了解考試,但能跳出考試的老師。筆者特別喜歡《中文卷中的文學文化知識〉一篇。誰都說中文是死亡之卷,設計者的初衷已被忘得九宵雲外。但陳卻仍夠膽點出︰「有明確試卷評核的外,也還有其忚學習範疇,雖沒有指明的獨立卷別,但卻散落在各卷之中,這便是文學文化、品德情意、思維等內容。」


台灣作家徐國能的〈第九味〉在試卷出現,當年引起迴響。作者則進一步指出此文符合中國傳統儒家思想的主流傳統。王者之味即是辣,也即是君子之味。中國傳統哲理也在該文之中,比如魏晋玄學的「得魚忘荃」,佛家的「拈意示意」等。最精彩的大概是,作者提出要了解近當代史才能了解此文,因文中的曾先生是曾國藩的遠親。作者用他的方法講述這篇文章,就擺脫了應試教育那種技術性的處理,而透顯出範文或考文實承擔更高的理想。作者有希望考試不被異化之意,學習和考核說是相關而緊扣的整體。


(3)

《課文內外》一書的精神,就是在體制裏能入乎其內,出乎其中。這種游刃有餘當然愈見不容易,愈考功夫。教師能在教室內外來去自如,更是天方夜譚似的。陳老師這本著作,就在平常論道之中,樹立了一個老師該有的面貌,不低的理想。




作者簡介:王日,愛書人,鍾情文學和哲學,愛看書,但也怕被書擊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