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台灣,文學,出版

[香港台灣文學對話三]從《四分之三的香港》看台港出版產業的困境與未來

書籍的出版不只是商業行為,還包含著社會責任與文化使命,若台港兩地的出版人忘記這事情的重要,將編輯的角色定位為處理庶務工作的打雜角色,將只是讓台港出版產業退入進退失據的境地。

劉克襄作品《四分之三的香港》

劉克襄作品《四分之三的香港》

文/楊傑銘

 

書籍不只是商品

 

台灣出版市場在連年下滑下,終於於2017年止跌回升,2018年守住前波低點,並未繼續探底。部分台灣的出版人解讀這現象,認為出版市場似乎谷底反彈,讓人對於未來的嚴峻大環境,仍抱持著許多想像的空間。而這幾年,香港的出版產業同樣極速衰退,唯一可喜的是每年七八月的香港書展,熱鬧開市所創造的人潮與業績,足以讓所有出版人,嚐嚐久旱逢甘霖的快意。但因為閱讀風氣不興、收納空間不足、數位媒體發展等等諸多原因,書籍出版產業同樣也面臨挑戰。

 

然而,書本做為特殊的商品,是文化、知識傳遞的重要媒材,一如獨立書店一樣,不能以單純的商業邏輯來看待,更多的,我們必須思考出版的社會責任與教育的文化使命。也就是說,所謂的經濟決定論,市場單純的買賣與販售機制,不能全然的成為判讀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文化發展的唯一方式與標準。這也是為何台灣的文化部與香港的藝術發展局,每年都投入大量的經費補助出版及舉辦活動,期盼所謂的書,能不只是商品,也同時具有文化傳播的效果。

 

photo-1465433045946-ba6506ce5a59.jpeg

《四分之三的香港》在台港的出版價值

 

若說到近年來同時兼具市場銷售與文化傳播,且能夠橫跨台港兩地的書籍,莫過於劉克襄《四分之三的香港》。根據數據顯示,該書在台港兩地創造出一萬六千本的銷售成績,在中國大陸深圳地方也有一萬本的銷售量,這是在中、港、台三地華語的自製書製作中,算是獲得難能可貴的成績。當然,仍有一些書籍的在台港市場的銷售情況比《四分之三的香港》來得更好,像是龍應台的《大江大海》,從出版至今十年間爆量長銷,甚而成為兩地青年學子的重要讀物;或是因為新聞事件而爆紅的《房思琪的初戀樂園》,因為書寫著真人真事的性侵故事,成為眾人閱讀討論的焦點。

 

相比來說,《四分之三的香港》除了商業販售數字外,這本書的出版在台港兩地仍有特殊的意義與價值,對台灣人而言,《四分之三的香港》帶出不一樣的香港想像,除了鬧區的購物與老建築外,還看到自然郊野所構築更豐富的香港生態與鄉村人文景觀;而對香港人來說,《四分之三的香港》激發港人對自身土地的生態保育關注,特別在新界東北的開發案如火如土進行中,提供香港土地政策的再思考,這些都是販售數字所未能看見的深沉影響。

 

對於香港郊野生態描寫的書籍,在劉克襄《四分之三的香港》以前也有幾本的作品,但是在香港出版市場的銷售狀況都不如預期,台灣過去也不曾存在介紹香港郊野公園的書籍。《四分之三的香港》的出版受到關注,並引發後續的諸多討論,與香港政治、社會情勢的發展息息相關,同時在台灣受到喜愛,也在於台灣的小旅行風潮逐漸成熟後,對香港這個地理相近、文化相異的城市有了更多的好奇。

 

photo-1521992390354-287e10410cfc.jpeg

編輯在《四分之三的香港》的角色與意義

 

除了上述的外部原因之外,《四分之三的香港》在銷售上的佳績,與劉克襄個人的特殊寫作風格有著極高的關係。劉克襄的寫作揉雜了早年新詩時期的浪漫筆調,以及在報紙工作的新聞筆法,更加上從當兵時期就開始訓練的觀察、田調的資料陳述,創造出在生活風格類型的題材書籍中,具深度、易讀的報導文學內容。從《11元的鐵道旅行》開始,到後來的《十五顆小行星》、《裡台灣》、《男人的菜市場》等著作,開創出結合報導文學文字、插畫、圖片、旅遊資訊,介於休閒與嚴肅之間的文學出版作品。

 

當然,一本書的成功與否,編輯這角色作為書籍出版的佈局者,是作者寫作上與讀者對話的重要橋梁。長期擔任劉克襄的出版專責編輯朱惠菁,在《四分之三的香港》的製作上也扮演重要的角色,最重要的工作當然就是引導作者書寫時,在商業銷售數字的追求與文化、環保的社會責任中平衡拿捏得宜。

 

我們可以從《四分之三的香港》劉克襄所撰寫的後記中,看到朱惠菁女士在這本書所扮演的角色:「謝謝內人惠菁接下繁瑣的編務工作。以自然環境為主的旅遊指南,常有爬梳不完的細目。許多行山路線和地理風物,若非熟悉者,更難掌握書本的枝微末節。多數地方,她不曾走過,卻能按圖按文逐一索驥,再跟我詳加討論,協助我完成這本帶著濃郁遊記況味的郊野紀行。」

 

從劉克襄在後記對朱惠菁編輯的感謝中可以知道,朱惠菁女士在本書所做的事,包含文字與內容的校對,相關旅遊資訊的收集、香港郊野植物細目介紹,甚或是文稿的對話與提問者。這些編輯所擔負的角色,讓《四分之三的香港》在製作上有更多維的思考面向,而不會落入寫作者的單一敘述,一廂情願的環保、生態教條式傳教。換而言之,我們可以解讀這本書之所以會成功,更多因素在於編輯出版方式的跳脫現今以商業邏輯製作,在不講求快速、作者為單一中心的內容製作中,開創出作者與編輯共作、對話的空間。

 

總結來說,台港出版產業的困境,我們當然可以歸結為大環境不佳的因素。但是,若因為大環境不好,出版社為了求取生存而簡化出版的製程,弱化編輯在書籍中守門人、布局者的位置,忽略了作者與編輯該有的共作、對話,將只是讓台、港兩地的出版書籍更無法有效連結受眾,更長遠的將只是損及出版市場,讓書籍更加無法獲得讀者的信任。一如我一開始所述,書籍的出版不只是商業行為,還包含著社會責任與文化使命,若台港兩地的出版人忘記這事情的重要,將編輯的角色定位為處理庶務工作的打雜角色,將只是讓台港出版產業退入進退失據的境地。

IMG_5587.JPG

​作者簡介,楊傑銘,一九八二年生,靜宜大學閱讀書寫創意研發中心助理教授,南十字星文化工作室有限公司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