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憶我城:香港文學年華」展覽圖錄前言

「香港文學」的意義不限於香港一地;作為一個文學空間,香港以它的自由開放,與世界各地,尤其是華語地區,尤其是臺灣,長時期有多層次、多渠道的交往互動。換言之,「香港文學」是可供全世界華語地區共享的文化成品。我們盼望香港本土以至境外各界人士可以進一步認識「香港文學」。

相片由本會理事盧偉力博士提供。

相片由本會理事盧偉力博士提供。

文/陳國球

「追憶我城:香港文學年華」展覽,在2020年1月17日於國立臺灣文學館正式啟幕,好比「文學香港」之浮生於世,是許多地域天時人事因素的奇妙偶合和辛勤勞力而達成。現在被視為「香港」的地理空間,本無定名。滿清政府在皇朝崩裂頽敗之初,被迫割棄那從未究心、更不暇關顧的邊陲一角;而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正狂狂汲汲於擴張其帝國商業,也含含糊糊的收納了這個遠東的殖民地。中、英之間,大概不太在意於這蕞爾之地原來有「人」。在這小島與半島之上原來有人起居作息,原來此地有種種喜怒哀樂、恩怨愛恨。無論是蜑族、客家、福佬、粵人,他們或許以所掌握的語言記號銘刻其時世經驗與所伴隨的喜樂與憂愁;由是有「文學香港」在諸多迷失之中掩映閃爍,時而煙花綻放,時而呵壁問天,化成華語文藝世界的一株奇葩。由「香港」到「文學香港」,其浮生於世,可謂偶然。但在偶然底下,卻盡是情采相交的無限。

相片由本會理事盧偉力博士提供。

相片由本會理事盧偉力博士提供。

百年來此地情與文在靜默中交織,香港文學在各種困阻中乘隙萌發、成長;然而,它的故事應如何述說,卻是一道難題。某些時段,曾出現不少作意好奇卻往往傳錄舛訛的「香港文學史」。因此,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在地的有心人,由小思到也斯,都曾經倡議編一套「文學大系」以彙集重要的文獻資料,為香港文學的過去經歷存證。等待了差不多三十年,這個構想才有機會成形。自2009年開始,本地一群熱心香港文學研究的朋友,在非常艱苦的情況下,初步實現了諸位前輩的一個未圓的夢。在前輩奠定的基礎之上,十一位編者竭盡心力編成《香港文學大系1919-1949》,於2014年到2016年間陸續出版。其中包括新詩、戲劇、舊體文學、通俗文學、兒童文學各一卷,散文、小說、文學評論各兩卷,加上文學史料一卷,全套共十二卷。各卷的長篇導言,又再合編為《香港文學大系1919-1949.導言集》,讓讀者一冊在手,可以探知《香港文學大系》各卷的內容概要與編輯意旨。最近,我們再啟動下一個階段的工作,正在整編1950至1969年的《香港文學大系》第二輯,預計出版十六卷。其中四卷編務已經初步完成,將會在年內先行刊出。

相片由陳國球教授提供。

相片由陳國球教授提供。

在臺灣文學館舉辦的香港文學特展,可說與《香港文學大系》之編纂有重要關連。當初我們四處奔走,努力爭取公共以至民間資源以進行《大系》編輯工程的時候,經常被公共機關或者文化基金的執事者質疑,問:「香港文學重要嗎?」為何有這種問題出現,在香港以外的文化界朋友很難明白。這正是也斯在臨終時的遺言所寄,「為香港文學平反」一語之率直淺露,會讓大家心中隱隱作痛的原因。但換一個角度看,或者這就是香港的「可貴」之處,它讓香港文學恆常處於命懸一線的張力之中,喚起其絕處謀生、上下求索的精神。緣此,香港文學展現出多元繁富的面貌,以及洞幽察微的能力;既有抗世的噴薄,也有繾綣的纏綿;更有表面看來誇張搞笑,背後卻是莫名的透骨悲涼。這許許多多因應時世氣運而生的複調多音,構成香港文學與文化的奇異色彩。

相片由本會理事盧偉力博士提供。

相片由本會理事盧偉力博士提供。

這次「追憶我城:香港文學年華」展覽,設計為五個單元。第一區「顛沛流離,現韶光」,訴說「文學香港」如何由渾沌無端而誕生,正如在維多利亞城寫《洪秀全演義》、《朝鮮血》的革命黨人黃小配,與於九龍城下吟誦《宋臺秋唱》的陳伯陶、賴際熙等晚清遺老;學海書樓的國學講座,與魯迅的青年會演講;互相映照,好比香港文學的太極兩儀。1928年到1937年,更有「新文藝大爆炸」,由《伴侶》、《字紙簏》、《鐵馬》,到《小齒輪》、《紅豆》、《時代風景》等等,繽紛燦爛。當中國內地遭逢兵燹災劫的時候,香港又變身成戰時華語世界的「文藝陣地」。直到香港淪陷、香港重光、國共內戰、兩岸分治,「文學香港」的經歷,如張愛玲的感慨:時代的車轟轟地往前開,在漫天的火光中也自驚心動魄。

相片由本會理事盧偉力博士提供。

相片由本會理事盧偉力博士提供。

轉進第二區「左右爭言,造現代」,又見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香港文學在東西冷戰、國共文化爭持的大局勢底下的一體兩面:既可說是「不由自主」,也可說是「無限包容」。這是一個陰差陽錯的年代,這是將錯就錯的年代,如陳慧所說。右派文人代左派造一個「瘟君殘夢」,左派作家嘲弄右派的一場「金陵春夢」;其實彼此都是夢中人。當然其中也有半夢半醒的一刻,在時間的裂縫間,現代主義不再像幽靈般遊蕩。由《文藝新潮》,到《香港時報.淺水灣》、《好望角》,由李維陵,到李英豪、劉以鬯,現代主義不僅僅談論研究空虛的快樂,如崑南所警惕;卻是切切實實地在香港發芽、生根,甚至越界交接繁衍,到南洋、到臺灣。

相片由本會理事盧偉力博士提供。

相片由本會理事盧偉力博士提供。

我們說「文學香港」是一個多面體,映照出它另一面的是第三區「消閒潮流,見俠情」。香港是島與半島,香港也是江湖;它永遠不是廟堂,還未配享太廟的金庸小說,可以在此間笑傲。行走其上的還有「三德和尚」、「白髮魔女」,甚至「牛精良」、「中國殺人王」。此處更有眩目的「三毫子小說」,以及「言情」或者「艷情」、「借殼」以新編擬古,種種文字製作,包括不顧一切、本土特產的「三及第」文體;通俗流行,生猛活潑。這是「文學香港」不純與不馴的一面,俠骨柔腸的一面,最富民間氣息的一面。

「身不由己」,或者是香港的宿命。第四區展示七十年代以還的香港命運,以及個中的掙扎與反抗,其標誌正是「不安迷城,尋認同」。「不由自主」的香港人,停車暫借問,把地圖集翻了又翻,把「身份證明書」看了又看,發現自己原來是一個只有城籍的人,西西在《我城》為大家宣告這個現實。那夜凌晨,「文學香港」仿如坐上了旺角開往大埔的紅VAN,穿越了一九九七的第一個大限,邁向二○四七的下一個大限。焦慮之情免不了,於是生出「浮城」、「危城」、「迷城」、「狂城」、「傷城」、「失城」之諸般情緒。但既是有情,情歸我城;「解體我城」之思,變得「根著我城」,所謂「認同」,無非認同我城。

相片由陳國球教授提供。

相片由陳國球教授提供。

「我城」可以迷狂,可以傷危,但無意封城,因為香港一直是文化通衢,「文學香港」遨遊南北東西,與天地四方同呼吸。不遠的臺灣,與香港的文學往來,本就頻繁。第五區見到「臺灣香港,島連島」。平路來香港推動文化交流,就是喜歡那種光天化日下的大剌剌,小市民的理直氣壯。兩地文心牽連,當然不止於此。從香港馬朗《文藝新潮》與臺灣紀弦《現代詩》,到臺灣《創世紀詩刊》的張黙與香港《好望角》的李英豪,見證了現代華語文學的流轉與互相促進。每當香港面臨歷史轉角,臺灣文化界都有適時關切。例如1985年,中、英兩國關於香港前途問題的「聯合聲明」簽訂之後一年,《文訊》組織了一個篇幅百多頁的「香港文學特輯」,構思周密而且內容詳備,相對於同時期的香港出版物,可謂早著先鞭。

相片由陳國球教授提供。

相片由陳國球教授提供。

臺灣各界對香港的支持,臺灣同道予香港文學的關懷,我們是心存感激。《香港文學大系》在籌募編輯經費時,要費盡唇舌向香港公領域解說「香港文學」的意義;我們深深知道,再不能以「不證自明」來放之任之。我們認為「香港文學」的意義不限於香港一地;作為一個文學空間,香港以它的自由開放,與世界各地,尤其是華語地區,尤其是臺灣,長時期有多層次、多渠道的交往互動。換言之,「香港文學」是可供全世界華語地區共享的文化成品。我們盼望香港本土以至境外各界人士可以進一步認識「香港文學」。感謝臺灣文學館的援手,由廖振富館長到蘇碩斌館長,都熱心推動這個臺灣第一次大型香港文學特展——可以說我城也未曾有過同樣規模的文學展覽;蘇館長更在百忙中戮力參與,親自籌謀指揮。感謝文學館簡弘毅先生、王嘉玲小姐、黃冠翔先生、各位工作人員,以及頑石生活股份有限公司的團隊,費心勞力;感謝應鳳凰教授、須文蔚教授、王鈺婷教授、陳筱筠教授給予指導。個人特別要向《香港文學大系》第一輯十一位主編,第二輯廿一位主編,致以由衷的感激,他們付出無窮心血與勞力,逐步完成《文學大系》的工程,作為這次展覽的內容基礎。感謝香港商務印書館,本着文化推廣的誠意,促成《香港文學大系》第一、二輯的出版。我更不能忘記十年來一起打拼的陳智德教授和香港教育大學中國文學文化中心同仁:李卓賢、賴宇曼、黃妙妍、雷浩文、江凱斌,在現任總監葉倬瑋教授支持下,齊心協力推動《大系》編務,為「追憶我城:香港文學年華」展覽完成各項大大小小的工作任務。在香港這個艱困時刻,相信我們長夜無眠的奮鬥,將在歷史上留下不滅的痕跡。

IMG_1756.jpeg

作者簡介:台灣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曾在捷克、美國、加拿大、日本、台灣、中國大陸各地講學,著有《感傷的旅程:在香港讀文學》、《文學史書寫形態與文化政治》、《情迷家國》、《抒情中國論》,合編《文學史》集刊、《抒情現代性》等多種研究、評論及選集;並擔任《香港文學大系1919-1949》總主編(已出版十二卷),主編《評論卷一》。